深圳技术大学中德智能制造学院联合校图书馆,携扶光机器人团队与1034Robotics战队走进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成功举办"AI+机器人"科技校园行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科技展示+实践体验+招生宣讲"三维联动,为近500名高中学子打开AI科技的大门。
讲座开始前,本次活动带队老师中德智能制造学院自动化系主任房立存副教授,申文静副教授及图书馆刘宁宁老师与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教学处行政助理张峰主任、张成宇主任,信息中心负责人、技术科组教研组长丁新尧老师、高中信息技术备课长古亦宏老师等友好会谈,双方就深技大的教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未来两校合作模式等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在主题讲座环节,深圳技术大学扶光机器人团队负责人黄启焌以《AI机器人赋能智慧校园》为题,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及其核心部件的工作原理。通过AI技术的应用,机器人能够在校园中实现安全巡航、人脸考勤、智慧助教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校园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团队还展示了基于校园环境的视觉检测系统和智能语音交互系统,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AI技术如何让机器人“看得见、听得懂、做得到”。
在创意问答环节,学生们提出的"智能打扫宿舍机器人""智慧配送管家"等富有创意的构想,展现出新时代少年对科技改变生活的独特思考。通过问答形式的互动,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AI+机器人技术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对未来机器人应用的创新思考。
在深圳技术大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深圳技术大学的学生们自主开发的一系列智能机器人精彩亮相。该项目团队热情邀请了对科技充满兴趣的同学们进行分组体验,在团队成员的专业指导下,参与者们亲手操控了这些融合了AI技术的机器人设备,亲身感受科技带来的无限魅力。
此次体验活动涵盖了多种创新设备,包括智慧教育机器人、机器狗以及ROBOCON套圈机器人等。通过这样直接而生动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兴趣与热情,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对现代科技应用及创新思维的理解与探索。这种亲身体验的机会,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随后的招生宣讲环节,深圳技术大学校宣传大使刘乐平同学向高一学生介绍了深圳技术大学的基本情况,包括办学历程、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研成果等,强调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的同学们积极报考深圳技术大学。不少学生表示,要将深圳技术大学作为自己高考拼搏的目标。
此外,刘乐平还介绍深圳技术大学的教育理念、专业设置及招生政策。她着重强调了深圳技术大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特色,以及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优势,指出深圳技术大学通过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教学处行政助理张峰主任对本次活动的科普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活动通过理论讲解、实物展示以及学生亲自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这种形式非常有效。对于智慧校园机器人进校园的未来前景,张主任表示非常看好,并建议将此类活动发展成为系列项目,以便让学生能够持续参与其中。他还特别强调,在实际操作机器人的过程中,如果能邀请更多感兴趣的同学一起参与和体验,不仅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更好地提升他们的热情和参与感。总体来说,张主任认为这类活动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和发展。
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信息中心负责人,技术科组教研组长丁新尧老师认为智慧校园机器人确实能在学校中发挥实际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便捷地解决问题,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知识,减轻教师的负担,还有助于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技能。特别是提到这类技术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对于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丁新尧老师相信这样的智慧校园机器人将会不断进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老师的需求。
本次“AI+机器人”科技校园行活动,通过理论讲解、实物展示与实践操作的深度融合,为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的学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向AI科技的大门。深圳技术大学中德智能制造学院与校图书馆携手,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创新,让高中生亲身感受到AI与机器人技术的现实应用与未来潜力。活动现场涌现的创意构想与实操热情,展现出"AI+教育"融入校园的蓬勃生机。
供稿:中德智能制造学院
校对:奕晴
审核:李春波